欢迎访问华夏人才技术研究院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。

华夏人才技术研究院

新闻热点NEWS

人才政策的“精”和“准”

来源: 海南日报 时间: 2019-11-14 点击: 1354 次

人才因事业而聚,事业因人才而兴。一个地方越是能提供干事创业的机遇,便越能展现出强大的人才吸引力。如何把宏观形态的事业吸引力转化为微观层面的人才聚合力,考验的是一个地方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。


人才的吸引力,来自于人才政策的精准性。人才政策越精准,越容易形成人才优势,也越能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

精准的人才政策,需要考虑人才的多样化需求。马斯洛需求曲线告诉我们,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关注和需求。回应这些关切、满足这些需求,便是人才政策的出发点。人才政策只有落在影响人才生活和发展的问题痛点、关注热点、需求焦点上,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精准的人才政策,还要契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。这是吸引人才为我所用的落脚点,也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着力点。城市发展是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过程。缺少人才,产业就会发展乏力;缺乏产业,人才将无用武之地。精准的人才政策,能够在产业和人才之间建立起纽带,让人才像钉钉子一样嵌入产业发展的蓝图当中。这既能为人才大显身手提供舞台,也是在打造有利于新产业快速成长的良好营商环境。事实上,只有让人才感受到干事创业、实现价值的快乐,才能够真正留住人才、壮大产业,这是精准引才之后要做好的后半篇文章。


制定精准的人才政策,关键是加快制度和政策创新。创新带来差异,差异孕育优势。一个地方的人才政策制定水平,反映着当地社会的开放程度和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,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一地的改革发展。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命题和治理课题。对人才资源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、对人才需求调查研究不深、政策执行力不强,都会影响人才政策的精准度和实效性。只有牢固树立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观念,树立长远眼光、增强责任意识,破除恩惠观念、本位主义,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,才能让人才真正感到归属感和作为感,才有可能以人才政策的杠杆撬动社会发展的活力。


人才是第一资源。人才政策是实打实的发展举措,要精准不要盲目、要集约式引才不要粗放型引才、要突出个性化的“滴灌”,不要止于简单化的“漫灌”。解决好政策供给与人才需要是不是对口、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是不是对口两个问题,就抓住了人才政策的“准星”。